吴天祥
个人介绍
吴天祥,中共党员,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巡视员。吴天祥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对待人民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用真情和爱心感化服刑人员,倾其所有救济困难的下岗职工。他把女儿用来结婚的新房让给困难户住;卖掉父母遗留的房产,抵押贷款帮助特困人员创业。为了疏通公厕管道,他跳进窨井;25次义务献血共7000毫升,捐骨髓捐钱物帮助他人;4次跳入长江救人。十多年来,他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下了300多个“穷亲戚”。每年春节,他还把孤老、孤残儿接到家里吃年饭。有的孤寡老人去世后,他以儿子的身份为老人送终。他把家里的电话向社会公布,便于遇到困难的群众及时求助。他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钟上班,接待来访群众,先后接待上访群众2万余人次。节假日他很少休息,经常深入困难群众的家中体察民情,并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疾苦向有关部门反馈,督促尽快解决。
事迹介绍
当上副区长的吴天祥,分管的是劳动、社会保障、群众团体等社会性工作,处理不好,往往就会引发不安定因素。可是,几年来,吴天祥分管的各个部门,年年都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尤其是再就业,在武昌区成效尤为显著。
1997年一个春风尚带寒意的上午,吴天祥家一下子来了30多名下岗工人,床上、椅子上都坐满了。原来,他们都是来找工作的。午饭时,吴天祥为大家下了18斤肉丝面。面对满脸愁容的工人们,吴天祥深知责任重大,深知在再就业工作中政府的担子有多重。他身先士卒,四处出击,多方调研,一到节假日,他就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在街上转悠。1998年初,他在汉口开会,看到一家馒头店生意不错,一打听是一位农民做的,便认真向这位农民请教,一口气买了150多个馒头扛回武昌,分给几十名下岗工人,鼓励大家:“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靠要,怕的是观念不变!”吴天祥还拿出1000多元钱帮助这些下岗工人开起了馒头店,仅此一项就安排了40多名下岗工人。
武汉市五色织布厂是家特困企业,吴天祥要了该厂100名最困难职工的名单、住址,利用业余时间一一走访,提出下岗工人进社区的思路,并亲自在积玉桥街砖瓦巷社区试点,100名工人全部就业,进而向全社区推广。仅此一项举措,全区3000多名下岗工人走上了再就业的岗位。
当上副区长的吴天祥,工作忙了,群众找他确实难了。面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吴天祥比谁都着急,上任不久,他便将家里的电话向全区几十万人公布,叮嘱家人,不论谁在家,群众打来的电话都得认真记录。吴天祥说:“联系群众不是做给领导看的,百姓找我,不方便怎么行?”这些年来,吴天祥在帮助百姓过程中发明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中一条就叫“发动群众帮群众”。在社区再就业培训班上,他请来老师,他自己也讲,鼓励大家、督促大家,社区洗衣店办起来了,红领巾小餐桌办起来了,敬老院、家电维修点办起来了,在武昌,再就业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记者面前,老吴的话依然是那么朴实:“千变万变,干部都是人民的儿子,我们应该好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因为从我们入党的那一天起,便肩负人民的希望,接受了人民的嘱托。”
吴天祥这些年来,捐助出去的钱,都是他的工资及稿费。当了副区长后,他每月都要从工资中固定拿出600元,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他说:“我们共产党员,要从‘廉’字入手,固守共产党员的家园;从‘勤’字入手,高唱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这些年来,老吴帮助过的百姓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如今,得到老吴帮助的石竹武已办起了自己的工厂。今年春节,他告诉记者:他新年的第一个愿望是等赚了钱为老吴建立扶贫基金;第二个愿望是积蓄资金,办一家敬老院;第三个愿望是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让孩子长大了也像吴天祥那样做人。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省长罗清泉说:“吴天祥同志地位变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公仆本色没有变;职务变了,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思想没有变;权力大了,工作忙了,求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没有变。”
吴天祥说:“每当我为群众做了点事,群众都称赞共产党好。听了这话,我的心里真舒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真自豪。”面对记者,吴天祥坦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一名淡泊名利的共产党员不容易。他说:“我就是要做这样的共产党员,到了见马克思的那天,只要老百姓说:老吴一生清清白白,是名好党员,我就满足了。”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黄来女
黄来女,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一个贫困家庭。清贫的生活没有磨砺了她坚强的个性。她学习刻苦,2003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校期间,她一边完成学业,一边还要打工挣钱,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她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7年她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黄来女4岁起就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四处奔走,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2003年高考,黄来女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学校通过“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黄来女进入了大学殿堂,并且帮助她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给予每月120元的特困补助,黄来女靠勤工俭学维持着生计和学业。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她又找到了两份家教,这样她不仅可以维持学业还可以给家中的父亲寄生活费了。
当一切都走上正轨时,平静的生活波澜再起。由于家庭贫困,2005年元月,黄来女的父亲黄道富准备到武汉边打工边支持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汉的当天晚上,突发脑溢血,之后又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2006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黄来女此时非常绝望,但她坚信绝不放弃自己相依为命的父亲,也绝不放弃自己的学业。
她勇敢地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维系着生活和学业。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汉口做家教,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就打开书本开始学习。
父亲多次病危,基本上是靠着对女儿眷恋与牵挂的意志支持下来的,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现在已能说话、下床走路,在女儿的鼓励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可谓创造了医学奇迹。
2009年6月,黄来女从武大信息安全专业硕士毕业,入职广州某知名外企,担任工艺工程师。
2010年,时隔一年多她已成长为公司部门经理。工作之余,黄来女的首要任务是照顾父亲。“爸爸的身体状况还不错,他每天都在家锻炼。”虽然每个月的医药费、房租、吃饭等花销让黄来女几近“月光”,但她对未来仍充满信心,“无论如何,现在的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
董 明
董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生,高位截瘫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志愿奉献社会的聋哑学校志愿老师、世界禁烟大使,曾作为汶川抗震救灾心理干预志愿者,唤醒了2位植物人;作为残奥会形象大使,在北京残奥会水立方赛场志愿服务期间,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会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获“2008北京十大志愿者”称号。
事迹介绍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和苦难,只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学会爱和感恩的人,生活就一定会指引我们走向幸福的道路。
因为9岁那年的一次意外,湖北女孩董明的人生从此改变。从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到一级伤残,被医生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她坚强地挺过了16个年头,靠着自学完善自己,并在参与志愿服务中绽放生命的美丽。
“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我感觉生活也是美好的”
见到董明的人总是惊叹她纯净的微笑。“我微笑不是我没有痛苦,是我不愿冷落快乐;我不哭泣不代表我没有辛酸,是我的微笑更加美丽;我不愿放弃不是没饱经沧桑和磨难,只因生活一直这么美好!”董明说。
6岁时,董明被选入跳水队。9岁那年参加比赛时,不幸摔成高位截瘫,脖子以下没有知觉,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从那时起,董明和她父母的人生瞬间被彻底改变。
在受伤最初的6年里,董明身体完全不能动,在最初的10年不能说话。但是,她用10年时间自学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还学习了英语和日语,成为中央电大2007年秋社会工作专业学员,并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为什么董明能够做到这些?“就是坚持。”董明说,没有办法读出课文,就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默地念;没有办法拿笔,就一笔一画地在心里默默地写。
放手一搏后,董明的生命出现了曙光。虽然无力接受昂贵的康复治疗,受伤6年后,董明的大臂可以活动,带动小臂在电脑上打字,受伤10年后慢慢恢复了语言功能,而且瘫痪的身体没有变形。
“这是因为我在努力调整自己,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董明告诉记者,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我感觉生活也是美好的。“美好”并不是身体等各方面都很顺利,而是心中渴望美好的信念和向往。“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2001年,父母四处奔波打工,为董明买回便宜的二手电脑。可是,对于董明来说要使用电脑非常困难。她手指完全不能动,身体又无法坐起来。母亲就把董明抱成侧躺的姿势,再帮她把一只手放在键盘上,让她试着一点点挪动,来触摸键盘。经过1年的努力,董明终于能用一只手小指的第二个关节和嘴唇配合,来敲打键盘。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董明试着开始在网上写稿,并多次获得了稿费。并将稿费都用来资助农村失学的小朋友。董明还时常写信感化服刑人员,用自己的经历鼓舞残疾朋友!在董明的带动下,父母都成为了志愿者
2005年,董明慢慢可以发出一些声音,就萌生了做志愿者的念头,随后,她在一个聋哑学校做老师,教聋哑孩子学说话。她还担任过禁烟大使、环保志愿者、文明过马路劝导员等。
“虽然我残疾了,可我还是非常渴望爱和幸福,可爱和幸福不是等待别人给予,而是将爱传递,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在奉献中,我得到了最幸福的人生。”董明真诚地说,正是因为有了奉献,才让她没有遗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国庆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残运会等多个大型活动都活跃着董明担任志愿者的身影。
能够参加这些大型活动,董明没有受到特殊照顾,而是和其他人一样经过层层选拔。刚开始,主办方会考虑残疾人担任志愿者,会对身体不好。董明总是自信地回答:“我很接受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是我不愿意承认我的人生、心态残疾,我不想因为残疾成为被拒绝的理由。坐在轮椅上不是我的缺陷,却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好条件。如果我都在奉献,其他人肯定会汲取更大的力量参与进来。”
这些还不足以显示董明的可贵。在经受了比一般人更多的磨难后,她仍然是光明的、感恩的。她把克服艰难的过程留给了我们想象,却用爱和微笑呼唤着——把希望和美好传递给他人、把公民的责任承担起来!
王争艳
个人介绍
王争艳,女,1954年出生,1984年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2009年12月23日正式退休。9月25日,经过36000多市民无记名投票,她从20000多名医生中当选武汉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2010年6月12日,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兼职教授。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事迹介绍
工作与生活 在编上班的最后一天
2009年12月22日清晨。王争艳起床,简单的早餐后,骑着自行车出门。
天蒙蒙亮,已有病人在汉口金桥社区卫生中心外等候,王争艳裹着一身寒气到达。55岁的王争艳,头发花白,脚上是一双已不多见的翻毛皮鞋。她在那件旧旧的黑色棉衣上罩上白大褂,习惯性摸了一下装备:左上口袋里的小电筒,左下口袋里的棉签,右下口袋里的听诊器。一天开始。
王争艳说话语速快,音量大,常伴手势,这是长期在嘈杂诊室里工作养成的。不过,她有个习惯——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接下来,她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这是一双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的手,多年来,这双手已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
不敢喝水,以免如厕。一直到中午12点半,病人稀少,她才敢在微波炉里热一下中饭——那是家里头天晚上吃剩的饭菜。没有午休,王争艳始终呆在诊室,重复着上午的繁杂。没有下班时间,最后一个病人离开,王争艳才能善后:收好一天的病历资料,脱下白大褂,检查一下小灵通是否通畅——她的小灵通号码就贴在诊室里。
冬日的太阳已落下,很冷,王争艳走出大门,深呼吸。这是医生王争艳重复了25年的普通一天。这是她正式退休前的最后一天。从这一天起,25年的医生生涯,在岁月的流逝中划上句号。
9月25日,她成为30名“江城好医生”中的一名。这是她医生生涯中最看重的一个荣誉——她视之为老百姓为她送别的歌声。
上医之境
1984年,30岁的王争艳从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前30年,她随南下军医的父亲和在医院做护士的母亲在洪湖市长大。少年时最清晰的记忆来自母亲。这位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是O型血,常常一边工作,一边挽袖子为手术台上的病人献血。23岁考上大学,途中因严重的肺结核休学。这段病人生涯,为王争艳的人生规划完成最后一笔: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30岁的王争艳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
一代名医裘法祖,曾给王争艳上过大课。裘老仙逝时,王争艳自觉没资格以弟子名义送行。但是,25年后,王争艳依然能背出裘老师在大课上说的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
王争艳自认是个合格的学生。她对每个病人都严格的执行教科书所教“视、触、叩、听”原则。因此,她自信的说,病人走进诊室10分钟,她心里就有谱了。黄陂农民刘耀东深有体会。他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做过上千元的检查仍无果。王争艳用双手为他“摸”了10分钟,问“您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讶:“几十年前的事,您怎么晓得?”——谜底揭晓。
患者王荣华患有世界罕见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理论上应长期住院。但王荣华穷得连医保中自己支付的部分都拿不出来,王妻说,丈夫将不死于病,就死于钱。王争艳的方案是,抢救一缓过劲就回家,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王妻拿处方去药店买药。这一方案,已维持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十余年。王妻说,没有王大夫,就没有我丈夫的命,我这个家就完了。
王争艳曾不好意思的说,做医生,对治病是有瘾的。不久前,有个甲流病人就诊,久治不愈。王争艳观察后说,可能合并支原体感染,要抽血。久病之人怒气一触即发:久治不愈,又不能出门,不来医院。王争艳说,你不来,我亲自到家里替你抽,你不愿付费,我出钱替你付,血一定要抽。检查结果出来——支原体阳性,需要疗程治疗。
大爱无疆
能治好病,是合格的医生,能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25年来,王争艳只有这么一个心得。
50岁的王爹爹是高血压病人,在顶级大医院领到了每月800元的处方单——超过他每月退休金的一半。王争艳为他调整处方,每月只需80元药费。王争艳说,没有诀窍,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的药物,就看医生一支笔。
王争艳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她解释,阿托品,调节心率,就只两毛钱。
有病友如此推荐王争艳参评“好医生”:她时刻为病人着想,是个干干净净的医生。
王争艳笑道,我不是为病人着想,我本来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王争艳所在的医院,服务辖区内多是经济能力不高的居民。王争艳本人,现在每月收入两千元左右,丈夫是车工,每月扣除三金的净收入约六百元。一家三口18年来住的房子不足50平方米,读大学的儿子,至今还睡在阁楼上。洪湖市老家的老人到汉,一家三口要挤儿子的阁楼,把床让给老人。
王争艳说,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高一点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25年来,最初的不忍逐渐成为习惯,她的处方,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干。她的生活,也形成了习惯,一分钱一角钱都会攒起来放在小盒子里留着买菜用。一家人很少上餐馆,家里的电视还是17吋的老古董。
然而,今年3月,几个同事突然上门,逼着借钱给她,要她到隔壁新区买房,房子都替她看好了——此时金融危机,房价便宜。王争艳最后招架不住,借款36万元,买下一套46万的一楼住房。“逼着借钱”的同事只有一句解释,这么好的医生,不该住这样的房子。
王争艳不觉得苦。她先后呆过4个门诊站点,每到一处,既有老病人辗转追随,又有新病人聚少成多。她说,医生怎么样,其实同行和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只看人家说不说,怎么说。
因为病人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王争艳有替人垫钱的习惯。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她常垫,但是多年来,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回来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病人只有20元,王争艳垫了10元钱,木讷的民工连个谢字也没有。第二天,一瘸一拐的病人却捏着10元钱回来了。
王争艳常说,她只是尽医生的职责,病人回报的却是更加的良善和信任,他们的爱更大。此次评选“江城好医生”,可以上网和电话投票,但很多人,搭着公汽,辗转半个江城,来投她一票。
一件制服
王争艳的母校同济医科大学,是全国有名的医科学府。她的79级同学们,大都比她小十岁,如今正是各大医院顶梁柱。与她一同分到汉口医院的3名同学,一名高飞,一名南下,一名已是科主任;只有她,越做越“沉”,起初是本院住院医师,后来到门诊站点,最后做了一名社区医生。
汉口医院的负责人说,没有办法,王争艳就是一剂药,放她到哪里,哪里的门诊就能“活”。她到金桥社区3个月,这个门诊就扭亏为盈。“处方廉价,何能盈利?”局外人不解。内行解释,说俗一点,就是薄利多销。
2009年,王争艳第一次参加了同学聚会,这是79级同学入学30年纪念。10年、20年纪念时,她没去。她的同学大都住着高档小区,开着名牌小车,而她,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不好意思。30年聚会时,有同学出妙招,每人发一件制服,大家穿着同样的衣服去参加,她答应了。
回来时,她带回一本30年纪念相册和一件制服。相册上,当初的青涩少年,而今神态各异,但制服却是一统的。儿子笑,不如都穿白大褂去好了。她正色道,白大褂是对病人穿的,制服是对同学穿的,要是年年碰头,都穿同一件制服,她还是愿意经常去与同学、同行、同道们相会。
事实上,王争艳就是一剂药
这剂药采自三种原料。她那O型血的护士母亲,常在手术室边工作边挽起袖子为病人献血,她是王争艳的前传和同道。一代名医裘法祖,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王争艳,但阶梯教室里一段关于医者仁心的论述,完成了师生的师道传承、医者的精神呼应。数量庞大的病人们,是王争艳的第三种养分,这些人以信任和良善反哺了王争艳,他们是这剂药的受益者,也为其注入驱动力和幸福感。
一剂良药,应当准确的指向病根,并且是守在普通柜台,而非贴着VIP的标签,站在橱窗里。
良药讲究对症。药物和疾病相生相克的原理,揭示着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比如医生是治病的,不是医药代表,医生是站着的人,不是检查仪器的利润;比如最好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最好的医院,最响的名头;比如小处方同样能使医疗机构获得良好生存;比如医生天平的另一端是病人,不是钱、权、地位和上级;再比如温总理所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人。
需要指出,药不是万能的,所以王争艳清贫。但是,王争艳不差钱。很多人得到的,是她失去的;而她得到的,也正是许多人失去的。
一剂良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以性命——天使的境界,也莫过若此[2]。
返聘上班的第一天:2009-12-24
一般情况下,王争艳早餐要“灌”200毫升牛奶。她知道,一坐到诊断桌旁,就挪不动窝、迈不动脚,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到医院,王争艳先做两个规定动作:检查日间病房的重病号;询问社区甲流感病人的情况(每天要把甲流感情况向区疾控中心汇报两次)。
8时30分,一楼的候诊室里,王争艳坐到贴有她小灵通号码的诊断桌旁。病人一个接一个的走进来。
花35分钟,开47元药
66岁的吴奶奶住幸福人家小区,因脑供血不足在其他医院住过院。上午,吴奶奶在老伴陪伴下找到王争艳。“你就是报纸上的王医生?我就住旁边,想找你给我看看病。”
吴奶奶有听力障碍,王争艳要大着嗓子跟她喊,有的话还需要吴奶奶的老伴翻译。接诊开始,记者抬头看了时钟――9时50分。“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单是陈述病情,吴奶奶就讲了10分钟。
王争艳拿出听诊器,听诊、量血压……记者按捺不住,出去转了一圈回来。
替吴奶奶分析了病情后,王争艳给她开了3种药,还讲解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并指点老人可做高压氧治疗听力障碍。
10时20分,两口子拿着药回来,要求王争艳把服药方法写在药盒上。两老告诉记者,这次看病一共花了47元钱,他们对王大夫很满意。两分钟后,前脚还没离开诊断室的老两口又回来了,又问了一个刚想起来的问题。
10时25分。一直面带微笑的王争艳,才拿起病历问下一个病人:“你昨天打了吊针,好些没有?”
这是一个腹泻的病人,前一天曾化验过大便。王争艳检查了他的口腔,听诊了肺部,还对腹部进行了触压……王争艳认真做着每一项检查,仿佛面对的不是普通的腹泻病人。
中午12时,王争艳统计了半天工作量――11个患者。
记者现场感觉,王争艳做事不慌不忙、一丝不苟,完全按规定和规范执行。半天高强度的工作,55岁的王争艳累了。她迈上二楼热饭时,记者感觉她一下子矮了很多。
孙东林
孙东林,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人 是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2010年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六),在京、津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驾车带着妻子、三个儿女和26万元现金从天津出发,准备赶回老家过年,同时给先期回汉的农民工们发放工钱。次日凌晨行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路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顾不上安慰年迈的父母,在腊月二十九将工钱送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中。由于哥哥的账单多已找不到,孙东林让农民工们凭着良心报领工钱,还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信守承诺,被人们誉为“信义兄弟”。
2010年2月24日,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兄弟俩“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3月3日,湖北省文明委授予二人“湖北省道德模范特别奖”;3月26日,全国总工会授予兄弟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兄弟俩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1月8日,人民网“责任中国”评选委员会授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及其母亲“2010年度十大责任公民”;1月15日,湖南卫视携手百度娱乐举办的2010年度沸点颁奖典礼,授予兄弟俩“最给力网络民星”。
孙水林、孙东林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勤俭自强、勤劳致富,从最初的打工者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经营者,始终将诚实守信作为人生准则,以生死接力的壮举恪守和践行了“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约定和承诺。“信义兄弟”是荆楚儿女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者。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孙水林、孙东林同志学习活动,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他们诚信大义的优秀品格、知荣明理的高尚情操、奉献社会的责任自觉和崇尚和谐的大爱情怀,以实际行动推动诚信湖北建设。
全省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孙水林、孙东林同志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把学习“信义兄弟”先进事迹同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大力引导,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要找准“信义兄弟”崇高精神与干部群众所思所想的契合点,增进共识、形成共鸣,因势利导、示范引导,用“信义兄弟”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教育人、感化人、影响人、提高人。要重在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将坚守诚信、知荣明耻融入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从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做起,努力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实际工作的自觉行动,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培、刘洋
中国好兄弟:父亲被重度烧伤生命垂危 兄弟俩争相割皮救父
核心提示:血浓于水,这句话用来形容亲情,十分贴切。日前中国好兄弟刘培、刘洋为挽救重度烧伤的父亲,兄弟俩争相割皮救父。
中国好兄弟是80后的海天教育武汉分校职工刘培和武昌机务段火车司机刘洋。
刘培、刘洋的父亲刘盛均在襄阳一家汽配厂工作。2013年6月18日凌晨4时,刘盛均在作业时不慎被高温蒸汽烧伤(烧伤科 急诊科),全身96%的皮肤烧伤(烧伤科 急诊科),生命垂危,被转至武汉市三医院抢救。其间,医院从刘盛均自体取皮做了一次皮肤移植,但效果不佳。为了挽救生命,医院提出若能从直系亲属身上取皮,是让刘盛均尽快脱离危险的最佳选择。
虽然知道大面积取皮存在风险,但刘培、刘洋兄弟俩都试图说服对方,用自己的皮肤去挽救父亲。为此,兄弟两个多次“争吵”,甚至“打架”,都认为父亲供养自己读书多年劳累,一定要舍身救父,不然会一辈子遭受良心的谴责。为了不让弟弟受到伤害,哥哥刘培趁弟弟上班,偷偷签下了手术单,用自己的头部和背部的皮肤移植到父亲的四肢及腹部,使父亲的恶化病情得到控制。得知消息后,弟弟刘洋失声痛哭、懊悔不已,于8月10日也接受了取皮手术。
刘盛均家庭并不富裕,妻子戴亚兰体弱多病,治疗已先后花费80余万元,绝大部分钱都是借来的。为了替父亲筹集巨额手术费,弟弟刘洋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将交完首付几个月的一套新房变卖,所剩20余万元全部用于治疗。为了节约医疗费用,哥哥刘培在接受切皮手术一个星期后,就搬出了医院。 “中国好兄弟”争相割皮挽救重度烧伤父亲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已达80多万,暂时缓解了刘培、刘洋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杨小玲
杨小玲,女,汉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
从事残疾人工作23年来,杨小玲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是1000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
1990年初夏,杨小玲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无意中看到一群聋哑孩子在教室里跳舞。谈不上姿态,谈不上美感,动作甚至有些僵硬,但孩子们的那股子认真劲,让她的眼泪“刷”地一下掉下来。就这样,心系聋哑孩子的杨小玲,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到条件更好的小学、幼儿园工作的机会,执意选择了武汉市第一聋校。
从此,杨小玲一脚跨入无声的世界。第一道“门槛”,学手语。看到学生“聊天”,她就上前请教,勤学苦背,很快她成了“手语活字典”。但跳舞的困难超出她的预料,音乐再悠扬,节拍再鲜明,学生们都听不见,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杨小玲创立“鼓舞教学法”,敲击大鼓,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她还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听见”音乐的孩子们,终于找到前行的路。邰丽华在春晚舞台上一鸣惊人,《千手观音》家喻户晓;王志刚通过舞蹈《秦俑魂》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看中,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在一次训练中,杨小玲左脚跟腱不幸断裂。医生说,18天内必须卧床休息。当时离一次重要比赛只有三个月,杨小玲坐着轮椅来到教室辅导学生排练。最后到上海比赛时,杨小玲拄着拐杖上台指挥,赢得了湖北在这次比赛上的唯一金奖。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工作,团长三番五次要留下她,承诺把她的家人安排到北京。她动心了,毕竟这是一个更高的事业平台。但武汉学生的短信每天如雪片般飞来,她觉得,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里总系着他们。一年后,杨小玲回到聋校。孩子们一拥而上,杨小玲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福。23年,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很多学生也和她一样,也成为了特教老师,薪火相传。
杨小玲荣获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