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8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454所高校的6000余名师生的参与。在激烈的竞争中,我校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的优异成绩捧得优胜杯。其中,由我系魏蛟龙教授指导、李晓龙、罗广镇、王德君、乔阳、秦硕等5名我系本科生组队完成的作品《云健康卫士——基于Android和社交网络的云健康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喜获挑战杯二等奖和交叉创新一等奖;此外我系2010级本科生陈坦德参与的作品《蜜蜂之家—基于活框蜂箱的智能化改造及其管理系统开发》和2011级本科生赵恒爽、何睿杰参与的作品《全时间-全空间分辨率动态物体三维测量仪》也分获挑战杯二等奖。
1.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办于1989年,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科技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涵盖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发明创造、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
2.“云健康卫士”获佳绩
我系由魏蛟龙老师指导,2010级本科生李晓龙、罗广镇、王德君和2011级本科生乔阳、秦硕组队历时一年完成的作品《云健康卫士——基于Android和社交网络的云健康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喜获挑战杯二等奖,本次竞赛首次单独设立“交叉创新奖”奖项,该作品与全国其他20件作品一起获得交叉创新一等奖。
团队设计的云健康卫士搭建起了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存储分享这一系列过程的完整体系,它包括生理参数采集端、多客户端、云平台三个层次。云健康卫士针对智能医疗、医疗信息化的需求,设计了云端健康档案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针对远程医疗和医患交流,设计了健康社交网络,将医生和患者、自身和亲友连接起来;针对家庭健康监测,设计了便携式健康检测硬件和安卓健康助理软件,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医疗领域无法实时有效监测生理健康数据的难题,为广大的医患们带来了福音。
3.组建团队,齐心协作
这个项目的发起人电信2010级本科生李晓龙介绍,他邀请了几位志同道合的队友在经历了去年学校的作品推荐之后,今年寒假就开始了此次挑战杯决赛的筹备工作。5位同学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秦硕和乔阳两人合作完成血氧饱和度、体温测量模块的设计实现以及外观设计,在对医疗健康方面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查阅大量资料,认真研究了现行的多种方案,并选择了最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为项目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李晓龙和王德君负责心电心率、血压和多个模块之间的通信、PCB电路设计以及设备联调。罗广镇则负责手机软件和服务器设计。
4.克服困难,层层闯关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够,在参加省赛获特等奖后,团队只有18天的时间准备全国决赛。时间紧,任务重,李晓龙和罗广镇负责作品报告撰写、上交项目材料、准备答辩。为了争取时间,队员们放弃寒假的休息时间,在学校赶项目进度,直到农历25号才回家。6月下旬他们一边按照魏蛟龙老师的批注修改申报材料,还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期末考试。负责全国赛答辩的罗、李两人在保研、工作都还没确定的情况下,每周去团委模拟答辩3—4次,回来还要完善答辩演讲稿。”咬牙也要坚持!“,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繁重的学习和工作,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干成这样一件事特别不容易,奖项的来之不易也让队员们格外珍惜这次经历。
在紧张却有条不紊的节奏下,李晓龙团队循序渐进的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设计、测试和实现,也为国赛的答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0月18日从苏州传来喜讯,我系推荐作品”云健康卫士“、参与光电学院作品“智能养蜂”和参与材料学院作品“动态物体三维测量仪”均获奖,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他们见证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呕心沥血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
5.院系支持,营造科创平台
今年,我系学子直接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决赛的人数达到8人,我系的推荐作品和学生参与的交叉学科作品都在决赛中有所斩获,这与院系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联系。我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团队,广泛参与到科技创新和科研活动中,成立了院系科协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同时有一大批关心和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培养的老师辛勤付出,在多方努力下,相信电信系的科技创新工作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