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2015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报。
“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指南
“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以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中与人类视听觉信息相关的图像、语音和文本(语言)的认知机制和计算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计算机对复杂感知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海量异构信息的处理效率为主要目标,实现相关技术的突破和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为满足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做出贡献。
一、科学目标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数理科学的交叉优势,从人的视听觉认知机理出发,研究和构建新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机对视听觉感知信息的理解能力和非结构化海量信息的处理效率,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具体表现为:在视听觉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视听觉信息计算及与之相关的脑机接口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集成上述主要研究成果,研制具有自然环境感知与智能行为决策能力的无人驾驶车辆验证平台、以及面向脑功能与肢体运动康复的脑机接口验证平台;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研究人才与研究团队。
二、2015年度重点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资助培育项目65项、重点支持项目26项和集成项目4项(有关信息参见http://ccvai.xjtu.edu.cn/)。
目前,本重大研究计划已进入集成升华的后期阶段,为顺利实现总体科学目标, 2015年度重点资助无人驾驶车辆智能(环境认知、路径规划、行为决策与控制等)测试与评估、脑机接口、视听觉认知机理和汉语自然语言处理四个研究方向。
(一)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测试评估与环境设计。
拟资助集成项目1项,资助期限2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650万/项。
主要研究目标:(1)研制无人驾驶车辆单项与综合智能的分类标准、测试与评估方法及与之配套的环境设计技术,其中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是指无人驾驶车辆在自然交通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环境认知、路径规划、行为决策与控制等方面的单项智能与综合智能;(2)构建可用于无人驾驶车辆单项智能测试与评估的半实物实验验证平台;(3)实现可用于智能驾驶的V2X(车与外界信息交换)及其相关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示范平台。
申请要求:(1)申请单位与合作单位需提供满足今后5年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测试、比赛并与真实城区智能交通环境相融合的场地,场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公里且含各类典型交通场景,申请时需提交场地提供方加盖公章的承诺书;(2)为2015年和2016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提供技术服务。
(二)基于脑机接口的机器人系统。
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2项,资助期限2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150万/项。
主要研究目标:在已具备机器人系统的条件下,研究基于脑电指令的机器人控制技术,探索行为意图在智能机器系统(如智能车、服务机器人或其它机器人等)控制中的作用。(1)研究脑电信号的解码机理,解读操作主体的行为意图,以形成面向机器人系统的有效行为指令;设计基于脑电指令的机器人动作规划、环境感知与控制算法,实现实时高效的机器行为;(2)研究脑电信号与机器人其它感知信息的融合方法,确保机器行为的环境适应性;研发一套可实机操作与演示的基于脑机接口的机器人原型系统。
(三)视听觉认知基础与神经表达理论。
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2项,资助期限2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150万/项。
主要研究目标:(1)以大样本自然刺激为驱动,模拟视觉系统多种基本特征的功能组织模式,并以此预测未知视觉刺激的功能组织模式;(2)进行从亚细胞结构、神经元群体发放、功能柱、脑区到神经通路的多层次的活体脑功能与结构成像,实时监测脑功能与结构的重组过程,揭示视觉认知基本单元的本质及其神经表达机制;(3)借鉴大脑的自学习与自组织机制,构建基于功能可塑性、神经形态学组织准则的人工神经网络视觉计算模型,将真实脑功能数据代入计算模型,实现可推导计算,为类脑机器学习算法等工程应用提供脑科学依据。
(四)面向汉语文本理解的语义计算方法。
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1项,资助期限2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200万/项。
主要研究目标:结合面向汉语文本理解的传统方法以及当前流行的深度机器学习方法,研究有效的汉语语义计算新方法。(1)研究和借鉴人脑理解自然语言的认知过程和机理,建立面向汉语文本理解和分析的语义表示体系和方法;(2)研究构建汉语语义计算新模型,实现从词汇到短语、句子和篇章等不同粒度的语义推理和计算;(3)基于互联网文本大数据,面向知识问答服务和信息抽取的社会需求,研究构建以汉语为终端用户语言(汉语问句和汉语答案)的知识推理和问答系统。
(五)其他。
面向无人驾驶车辆实际应用,本重大研究计划将于2015年10月上旬在西安组织模糊图像(雾霾和沙尘等原因所致)恢复与增强算法专题竞赛;2016年度拟以项目资助的形式将高性能模糊图像恢复与增强算法集成到无人驾驶车辆验证平台中,此次竞赛成绩将纳入评审内容予以考核。
三、2015年度资助计划
本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计划资助直接费用1450万元,计划资助重点支持项目5项,直接费用的资助强度为150万元至200万元,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6年1月-2017年12月”;计划资助集成项目1项,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为650万元,资助期限2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6年1月-2017年12月”。申请人只填写“直接费用”预算,“间接费用”及总经费由系统自动生成。
四、遴选项目的基本原则
为确保实现总体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鼓励:
(一)具有原始创新思路和独具特色的探索性研究;
(二)与总体目标紧密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
(三)与生命、数理和信息等学科的交叉合作研究;
(四)吸收海外优秀科学家参与的研究。
五、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以及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次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与处于评审阶段(申请和参与申请的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的以下类型项目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应急管理项目。
2.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本年度不得再申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须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集群。根据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申请人可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ISIS系统,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或“集成项目”,附注说明选择“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5)申请人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研究计划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6)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7)申请人应当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2.依托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具体要求如下:
(1)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15年8月31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提交电子申请材料时,应当通过ISIS系统逐项确认。
(3)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当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可将纸质申请材料直接送达或者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材料”。请勿使用邮政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3.申请书报送日期为2015年8月24日至31日16时。申请书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信息科学部负责受理及后续工作。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政编码: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须关注与本计划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每年将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上述学术交流活动。